70后的巴生人或许对此还存有印象:那时候的巴生人常自诩巴生是个文化城而总是沾沾自喜。一直到现在,我还是常常会在报章上看到有商界代表或是政治人物呼吁群众重建巴生当年文化城的盛世。可我总觉得这些倡议空洞而又不切实际。
首先,文化城该长成什么样子,仁者诸君从来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概念。若要以巴生曾经“风光一时的文化资历”来推敲,不难发现所谓的文化城不过是指常常有画展、书展、歌乐节、绘画比赛、书法比赛、象棋比赛、歌唱比赛的城市而已。
这当中的逻辑是:就像我们总喜把一个懂琴棋书画的人称之为文化人一样,一个常常举办文化活动的城市,自然也可以被称之为文化城。乍听其实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可是只要往更深处挖掘,这看似牢固的认知,其实摇摇欲坠得很啊。
我以为,文化该同时具备内、外双修,始为完整。琴棋书画等才艺之为外在;而文化的内在则是知识,是品德,是情操,是学养。此些种种,我想大可粗略的用“人文”二字来概括。而文化的体现则应该是从内(人文)而外(才艺),而非从外而内。
简单来说就是:人文是文化的根本。一个人文活动炽盛的城市,才配称得上是一座文化城。读书会、学者作家的讲座、文学奖、古迹保护,乃至社区清洁的维护、公物保护和提高公民意识等等人文活动都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加以推展。
所以,巴生市若真的有志想成为文化城,那落实人文巴生才是当务之急。待得累积了足够的人文底蕴后,文化的遍地花开将会是指日可待的事。
(此文刊于东方日报之《八方论见》。2014年9月20日)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